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
注音ㄕˊ ㄕˋ ㄓ 一ˋ,ㄅ一ˋ 一ㄡˇ ㄓㄨㄥ ㄕˋ
感情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字义分解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造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安内攘外(意思解释)
- 卑谄足恭(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的意思解释、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捻神捻鬼 |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居重驭轻 |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