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惩前毖后惩前毖后的意思
chéngqiánhòu

惩前毖后



惩前毖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出处《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例子唐总理惩前毖后,实不欲再当此任,只是需款甚急,又不好不硬着头皮,出去商办。(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基础信息

拼音chéng qián bì hòu

注音ㄔㄥˊ ㄑ一ㄢˊ ㄅ一ˋ ㄏㄡˋ

繁体懲前毖后

正音“惩”,不能读作“chěng”。

感情惩前毖后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吸取教训以后小心。

辨形“毖”,不能写作“毙”。

近义词小惩大诫

反义词重蹈覆辙

英语learn lessons from the past and keep an eye on the future

俄语извлекáть урóк из ошибок прóшлого в назидáние на будущее

日语前(まえ)の誤(あやま)りを後(あと)の戒(いまし)めとする

德语aus früheren Fehlern lernen,um künftige zu vermeiden

法语tirer la lecon des erreurs passées pour en éviter le retour


字义分解


惩前毖后造句


1.最后,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有两条宗旨是必须注意的:第一是“惩前毖后”,第二是“治病救人”。

2.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我们都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3.错误不可隐瞒,一定要加以分析批判,以便惩前毖后。

4., 遗忘是一般刚强的,有创造力的人的法宝,他们会像自然一样的遗忘,自然界就不知道有什么过失,弱者不是把痛苦作为惩前毖后的教训,反而在痛苦中讨生活,浸在里头,天天回顾以往的苦难,折磨自己。巴尔扎克

5.,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正确的指导方针陶铸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正确的指导方针,他把这些方针概括为: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根本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基本方针和疏导为主的策略方针。

6., 做事时总要惩前毖后,才不会重蹈覆辙。

7.遗忘是一般刚强的,有创造力的人的法宝,他们会像自然一样的遗忘,自然界就不知道有什么过失,弱者不是把痛苦作为惩前毖后的教训,反而在痛苦中讨生活,浸在里头,天天回顾以往的苦难,折磨自己。巴尔扎克

8.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我们都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9., 做事时总要惩前毖后,才不会重蹈覆辙。

10.,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是****席在深刻总结了中**内斗争经验的历史基础上提出来的,实行这一方针能够达到既能弄清思想、又能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从此,使党的建设更加兴旺发达。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惩前毖后的意思解释、惩前毖后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倾家荡产 倾:倒出;荡:弄光。把全部家产都弄光了。
遏恶扬善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自拔来归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所作所为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
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信及豚鱼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天之骄子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十全大补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时至运来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主明臣直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共商国是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羽旄之美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胜友如云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将功折罪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刻不容缓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粉墨登场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饥不择食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散言碎语 犹言闲言碎语。
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飞蛾扑火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