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前仇的成语故事


不记前仇

拼音bù jì qián chóu

基本解释指不计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贤。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今不记前仇,不避祸患,又来苦口相劝。”


不记前仇的故事

东周时期齐襄公暴虐被杀,其弟小白同其恩师鲍叔牙从莒国赶回齐国即位,遭到另一兄弟公子纠的恩师管仲的阻拦,管仲射小白一箭。齐桓公小白回国即位后,鲍叔牙极力说服齐桓公不记前仇,拜管仲为丞相。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记前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老马识途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一夕一朝 《朱子语类》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谓:臣弑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姹紫嫣红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节哀顺变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归马放牛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见危致命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作乱犯上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智者称为伐罪吊民,愚者即指为作乱犯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形影相吊 三国 魏 曹植《上责躬诗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鬼鬼祟祟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描写四季的成语

十二生肖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