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微瑕的成语故事

拼音bái bì wēi xiá
基本解释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出处南朝 梁 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暂未找到成语白璧微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白璧微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醋海翻波 | |
改过迁善 |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满满当当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原来银包不大,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
喟然长叹 |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绳锯木断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屈指一算 |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
空谷传声 |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
仁义道德 |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
算尽锱铢 | 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