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无方的成语故事

拼音biàn huà wú fāng
基本解释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小,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
变化无方的故事
东汉末期,袁绍和曹操从小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世事变化无方,为了争夺天下,两人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董卓要废汉自立,袁绍起兵反对,曹操成为袁绍手下的奋武将军。董卓死后,曹操的力量日益强大,以许昌为大本营与刘备、袁绍等对立。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变化无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林下风致 | 《宣和书谱·妇人薛涛》:“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利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故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 |
众多非一 | 汉 王充《论衡 别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庙,众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
物尽其用 | 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
章甫荐履 | 《文选 贾谊<吊屈原文>》:“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
暮史朝经 |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萤窗雪案,暮史朝经。” |
溢于言表 | 明 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
节哀顺变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文治武功 | 西汉 戴圣《礼记 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