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缶钟惑的成语故事


二缶钟惑

拼音èr fǒu zhōng huò

基本解释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天地》:“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二缶钟惑的故事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在《庄子》中讲述“二缶钟惑”的道理:有三人同做一事,一人迷惑则事可成;有两人迷惑,事则不成。现在天下人都迷惑了,高雅的思想进入不了人们的意识,而对低级庸俗的东西感兴趣,就像对缶钟的容量搞不清一样。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二缶钟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催人泪下 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
顺口溜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有些顶门杠!”
翻箱倒柜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长命富贵 《旧唐书 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
雪兆丰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古人云:‘雪兆丰年’。”
打肿脸充胖子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章:“打肿脸充胖子,你还知道羞耻不?”
草菅人命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人心归向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兵无常势 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