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妖颠倒的成语故事

拼音rén yāo diān dǎo
基本解释妖:妖魔鬼怪。人与鬼颠倒。比喻是非颠倒,好坏不分。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鬼便遂归,作其父形,且语其家:‘二儿已杀妖矣。’儿暮归,共相庆贺,积年不觉。”
人妖颠倒的故事
晋朝时期,吴兴一农民有两个儿子在田中耕作,忽然见鬼魅变成他们父亲对他们打骂。他们回家对父亲说,父亲要他们杀了鬼魅。第二天父亲担心鬼魅会害他的儿子就到田间去,儿子们把他当鬼魅杀了。真正的鬼魅变成他们的父亲,与他们共同生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人妖颠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天经地义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死灰复燃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
离世遁上 | 《韩非子·八说》:“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 |
死脑瓜骨 | 锦云等《草莓三爷》:“你呀,就是死脑瓜骨!” |
众多非一 | 汉 王充《论衡 别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庙,众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
望尘莫及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咨传》:“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如臂使指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
炙手可热 | 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
争先恐后 |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