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气凌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èng qì líng rén
基本解释凌:欺压。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清 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盛气凌人的故事
战国时赵太后辅佐年幼的赵孝成王执政,秦国趁机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求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赵太后不肯。大臣触龙求见,赵太后装出一幅盛气凌人的样子,触龙入情入理的开导终于使赵太后同意齐国要求。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盛气凌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寸步不离 |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
牛口之下 | 《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 |
坏法乱纪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
兵荒马乱 |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流离转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
喜新厌旧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
春山如笑 |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
反面无情 | 明 邵璨《香囊记》:“他也是一个君主,恐怕反面无情,那时节悔之晚矣!” |
供不应求 | 《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
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