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八两的成语故事


半斤八两

拼音bàn jīn bā liǎng

基本解释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和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相同。

出处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暂未找到成语半斤八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半斤八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恨铁不成钢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不可胜举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一轨同风 《晋书 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默不做声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刘峰默不做声,顺着梯子下了几阶,又回身关好柜底板。”
举世混浊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直截了当 清 李汝珍《镜花缘》:“紫芝妹妹嘴虽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扬幡擂鼓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如今是扬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见了。”
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喜新厌旧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神采奕奕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