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屣相迎的成语故事


倒屣相迎

拼音dào xǐ xiāng yíng

基本解释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倒屣相迎的故事

东汉时期,著名学者蔡邕特别好结交文学人士,一次门人报告王粲来访,他匆匆忙忙把鞋都穿倒了就去迎接,众人一见来者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感到十分奇怪,蔡邕说王粲的智力超群,文采很好,让人钦佩。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倒屣相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蠢蠢欲动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正身明法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处实效功
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言而无信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闭关自守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有权有势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从来有权有势的,多不得善终,都是如此。”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公才公望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本末倒置 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