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的成语故事

拼音ěr rú mù rǎn
基本解释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暂未找到成语耳濡目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耳濡目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食不充口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
黄台之瓜 |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 |
多谋善虑 |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
正身明法 |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
遗形藏志 |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
空谷传声 | 南朝 梁 萧衍《净业赋》:“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
源源不断 |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
促膝谈心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谈心,甚是款洽。” |
废书而叹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
飞檐走壁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