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温听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出处《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例子不得即温听厉,良以为歉。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会遇》
基础信息
拼音jí wēn tīng lì
注音ㄐ一ˊ ㄨㄣ ㄊ一ㄥ ㄌ一ˋ
繁体即温聽厲
感情即温听厉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即温听厉造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南辕北辙(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释)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即温听厉的意思解释、即温听厉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引物连类 |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它事物。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
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百战百胜 |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