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三缄其口三缄其口的意思
sānjiānkǒu

三缄其口



三缄其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嘴上贴了三次封条。形容言语非常谨慎;或不开口。缄:封;闭。

出处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例子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三缄其口。(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注音ㄙㄢ ㄐ一ㄢ ㄑ一ˊ ㄎㄡˇ

繁体三緘其口

正音“缄”,不能读作“xián”。

感情三缄其口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辨形“缄”,不能写作“钳”。

近义词守口如瓶、缄口不言、默不做声

反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英语speak with caution(absolute refusal to talk with one's mouth sealed more than once)


字义分解


三缄其口造句


1.就像现在,大家还是逼迫日本政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公开认错,不过他们三缄其口,什么也不说。

2.一百零一、为了保守国家机密,在各种不宜场合,我们应该三缄其口。

3.尽管科比仍像不少人预计的那样三缄其口,他的发言人塞布林也拒绝对科比的未来发表评论。

4.为防观内发生变故,长老们一直叮嘱我们要三缄其口,所以你可别在外面胡言乱语。

5.为了保守国家机密,在各种不宜场合,我们应该三缄其口。

6.这种夫妻间的事,旁人没有插嘴的必要,最好三缄其口。

7.失聪令人三缄其口,感觉羞怯,阻碍着重听人寻求帮助和采取积极的措施。

8.同时还给沈国安打了一个电话,让他三缄其口,不管妈妈打电话给他怎么追问,也不要透露这件事的情况,以免妈妈担心。

9.李尊耳沉吟着,这是他的固定习惯,喜欢三缄其口并且每次开口前要深思熟虑再三。

10.失聪令人三缄其口,感觉羞怯,阻碍着重听人寻求帮助和采取积极的措施。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缄其口的意思解释、三缄其口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
任人唯亲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
夸大其词 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齐头并进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颠沛流离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当仁不让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说一不二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绳锯木断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明争暗斗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人心归向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空口无凭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薄暮冥冥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归十归一 谓有条有理。
角巾素服
主明臣直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祸国误民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鬼头鬼脑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吉光片羽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饭囊酒瓮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休戚是同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令人作呕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子继父业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