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杀身报国杀身报国的意思
shāshēnbàoguó

杀身报国



杀身报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出处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例子元·曾瑞《哨遍·羊诉冤》:“舍命于家,就死成仁,杀身报国。”


基础信息

拼音shā shēn bào guó

注音ㄕㄚ ㄕㄣ ㄅㄠˋ ㄍㄨㄛˊ

繁体殺身報國

感情杀身报国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近义词杀身救国


字义分解


杀身报国造句


1.昨夜,先父文襄皇帝托梦,怒叱罪臣不忠不孝,对陛下您不恭敬,不知杀身报国抵御外侮,只知贪财索贿,贪生怕死。

2.的成仁取义杀身报国的凛然正气,与充满热情的爱国诗篇不知激励了多少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为了中华的繁荣与复兴而赴汤蹈火,舍身取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杀身报国的意思解释、杀身报国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经史子集 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暴发户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穷家富路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臭名远扬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牛口之下 借指卑下的地位。
言而无信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神出鬼入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取而代之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归十归一 谓有条有理。
光前启后 犹“光前裕后”。
饱食暖衣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难上加难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雷霆万钧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通俗易懂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礼坏乐缺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超然绝俗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密锣紧鼓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心服口服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