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言无二价言无二价的意思
yánèrjià

言无二价



言无二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卖商品时价格没有虚头;不讨价还价。后也泛指说出话来;不再改变。也作“口不二价”。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例子(1)他说话算数,言无二价。
(2)现在某些国有商店里的商品往往言无二价。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wú èr jià

注音一ㄢˊ ㄨˊ ㄦˋ ㄐ一ㄚˋ

繁体言無二價

正音“二”,不能读作“liǎng”。

感情言无二价是中性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用于说话算数。

辨形“价”,不能写作“介”。

近义词公平交易、买卖公平、老少无欺

反义词欺行霸市


字义分解


言无二价造句


1.整顿社会治安,可以使商人安心做生意,没有被偷抢之忧;提倡商业道德,必须货真价实,言无二价,对于外来人士,不但可以免受欺诈,更可以树立城市的形象。

2.在找到第二家表店,那修表的好似与其串通好一般,言无二价,三元钱,那是我生命的全部,要依靠三元钱维持生存,分毫不能损失。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言无二价的意思解释、言无二价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度日如岁 同“度日如年”。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物阜民安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眼空一世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人才济济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众喣山动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口快心直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今来古往 犹古往今来。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捞一把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危急关头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离弦走板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羽旄之美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坐以待毙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雅俗共赏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华不再扬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浅见薄识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金玉满堂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