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而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一次击鼓发动进攻就把敌人打跨了。指趁有利形势一举打垮敌人。
出处明·沈采《千金记·定谋》:“昨日令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迳截赵魏,掩其不备,一鼓而下。”
例子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64回:“须先派一人到巡抚衙门去调兵,就在这七夕之日,可以一鼓而下。”
基础信息
拼音yī gǔ ér xià
注音一 ㄍㄨˇ ㄦˊ ㄒ一ㄚˋ
繁体一皷而下
感情一鼓而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或军事。
字义分解
一鼓而下造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二话没说(意思解释)
- 小人得志(意思解释)
- 龙飞凤舞(意思解释)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姹紫嫣红(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一鼓而下的意思解释、一鼓而下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拨云见日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净利索。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