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狼拒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引虎拒狼”。
出处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而引狼拒虎之祸,势又缘兹以起,且至不可收拾。”
基础信息
拼音yǐn láng jù hǔ
注音一ㄣˇ ㄌㄤˊ ㄐㄨˋ ㄏㄨˇ
感情引狼拒虎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引虎拒狼
字义分解
引狼拒虎造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妄自尊大(意思解释)
- 进种善群(意思解释)
- 落叶归根(意思解释)
- 披肝沥胆(意思解释)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空谷传声(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将夺固与(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引狼拒虎的意思解释、引狼拒虎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老实巴交 |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进进出出 |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云游天下 | 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