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安高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见《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后因以“袁安高卧”为典,指身处困穷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
出处《后汉书·袁安传》唐·李贤注引《汝南先贤传》载: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除阴平长、任城令。
例子袁安高卧太寒酸,党尉羊膏未书欢。柳亚子《消寒一绝》
基础信息
拼音yuán ān gāo wò
注音ㄩㄢˊ ㄢ ㄍㄠ ㄨㄛˋ
繁体袁安高臥
感情袁安高卧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袁安高卧造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有两下子(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金光闪闪(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袁安高卧的意思解释、袁安高卧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