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ì gōng bì jìng
注音ㄅ一ˋ ㄍㄨㄥ ㄅ一ˋ ㄐ一ㄥˋ
成语解释
毕恭毕敬
繁体畢恭畢敬
⒈ 同‘必恭必敬’。
⒈ 十分恭敬的样子。
引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五:“军长为 李玉堂,一 山东 大汉,抵军部时,在门外相迎,毕恭毕敬。”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 韩老六 ﹞对于穷人的毕恭毕敬的招呼从不理睬,而对于有钱的人,有说有笑。”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如愿》:“她毕恭毕敬地把封套抹平整,又细看了一会。”
⒈ 形容极为恭敬。
例如:「他和长辈交谈时,都是毕恭毕敬的态度。」
1.“是的,我的父亲,”我毕恭毕敬地答道。
2.在爸爸严厉的目光下,小东毕恭毕敬地低下了头。
3.根本上讲他们无法自治!他们只能被人统治,而这正是我们在行的。看他们对我们毕恭毕敬…当然还带这乞讨的钵头!
4.佩洛西穿着灰色的西装裤,看起来毕恭毕敬的。
5.“您是一位艺术家,”她毕恭毕敬地说。
6.亲爱的,让我带你去外面吃晚饭吧。不过,我实在不想穿得毕恭毕敬的去那些大饭馆。咱们就上街那头那个小饭馆去吃汉堡包,怎么样?
7.面对着义勇军的枪口,伪军一百多人毕恭毕敬地放下枪,站成三排听候处理。
8.新中国成立后,压岁钱依旧,只不过长辈在给晚辈时,晚辈一般要毕恭毕敬地磕个响头,之后拿着红包一溜烟跑到小卖部,买零食、买鞭炮。
9.他喜欢那些能坚持原则、敢于提意见的人,而不喜欢那些毕恭毕敬、惟命是从的人。
10.身穿银色垲甲的士兵毕恭毕敬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