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jià bù sè
注音ㄅㄨˋ ㄐ一ㄚˋ ㄅㄨˋ ㄙㄜˋ
成语解释
不稼不穑
繁体不稼不穡
⒈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⒈ 不参与农事操作,讽刺人无功而受禄。
引《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1.奴隶主不稼不穑,却过着奢侈的生活。
2.盼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
3.巫臷民盼姓,食穀,不绩不以服也,不稼不穑食也。
4.那时WuToR人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不稼不穑,养殖业尤为发达,吃的是奶类,蛋类,肉类,合成蛋白质,主要由机器人生产。
5.贾母决定留刘姥姥几天,得点儿乡村耳食,也免人说自己不稼不穑,可以此装点门户。
6.饱食终日俾昼作夜不稼不穑不劳而获饭来张口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拈轻怕重如丘而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游手好闲游闲公子坐享其成坐吃山空。
7.中国自古有“岁稔年丰”、“强本节用”的传统,农业从来就是立国之本,所谓本固邦宁,也因此,“不稼不穑”多遭诟病。
8.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9.如今改革开放了,农村办起了工厂,不稼不穑的农民已经越来越多了。
10.饱食终日俾昼作夜不稼不穑不劳而获饭来张口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拈轻怕重如丘而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游手好闲游闲公子坐享其成坐吃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