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

词语解释
尴尬[ gān gà ]
⒈ 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例处境尴尬。
尴尬的局面。
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百合花》
英awkward;
⒉ 行为、态度不正常的。
例潘虎显得有些尴尬:“我是自己竖竿子的。”——《潘虎》
尴尬人。
神情尴尬。
英embarrassed;
⒊ 鬼鬼祟祟,不正派。
例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水浒》
英clandestive; sneaking;
引证解释
⒈ 行为、态度不正常。
引《说文·尢部》:“尲,尲尬,行不正也。”
段玉裁 注:“今 苏州 俗语谓事乖剌者曰尲尬。”
《水浒传》第十回:“却才有个 东京 来的尷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
沙汀 《老烟的故事》:“至少他是平静下来了,没有那种坐立不安的尴尬神情。”
⒉ 处境困难或事情棘手,难以应付。
引元 王伯成 《哨遍·赠长春宫雪庵学士》套曲:“谩赢得此身良苦,家私分外,活计尷尬。”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戴监生》:“汝牂羝不辨,香臭不分,有何尲尬,其恃汝母为护符耶!”
国语辞典
尴尬[ gān gà (又音)jiān jiè ]
⒈ 行为不正常,鬼鬼祟祟。
引《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这个开酒店的汉子又尴尬,也是鬼了。」
《水浒传·第一〇回》:「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
⒉ 处境困窘或事情棘手,难以应付。
引元·王伯成〈哨遍·过隙驹难留时暂套〉:「谩赢得此身良苦,家私分外,活计尴尬。」
《水浒传·第一六回》:「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近狼狈
分字解释
尴尬造句
1.面对这一尴尬困境,绞尽脑汁也筹不到钱款的包工头韩某从东家南通八建公司那里借款400余万元后“失踪”。
2.三百零一年前,它是“万园之园”,一百多年前,它惨遭兵匪焚掠,三十年前,它是故宫禾黍,如今,它陷入尴尬茫然。
3.只有沉默后,泪流时,你才会知道吗?尴尬微笑的背后,是正在哭泣的我。只是未曾流泪罢了。
4.作为一家小有规模的藏书的主人,一丝尴尬常常在不经意间滑过。十年前,在我着手整理我的藏书,以建立一种相对满意的秩序时,我很快就发现了那些难以割舍而又不能再保留在原处的图书。
5., 送礼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方不愿接受或严辞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回礼,都令送礼者十分尴尬,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够惨的。
6.父亲与母亲依旧伫立于画面中。母亲站起身来,父亲的身子有些微微颤动,柔和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母亲的脸颊。父亲缓缓向前迈了一步,伸出双手,是拥抱吗?迟疑中,父亲像个大男孩般羞涩尴尬地笑了起来。
7.我的理由是,世界上的事,若不让别人尴尬,也不让自己尴尬,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作贱。比如我长的丑,就从不在女性面前装腔作势,且将五分的丑说到十分的丑,那么丑倒有它的另一可爱处了。贾平凹
8.我的理由是,世界上的事,若不让别人尴尬,也不让自己尴尬,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作贱。比如我长的丑,就从不在女性面前装腔作势,且将五分的丑说到十分的丑,那么丑倒有它的另一可爱处了。
9.对于这种轻率鲁莽,当地人会因尴尬而战战兢兢,坐立不安。
10., 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数名记者再三质问国际奥委会女发言人是否对中国没有履行承诺感到尴尬之后,王伟对中国作为奥运东道主的表现进行了慷慨激昂的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