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章

词语解释
鸿章[ hóng zhāng ]
⒈ 鸿文。
引证解释
⒈ 鸿文。参见“鸿文”。
引南朝 齐 王俭 《高帝哀策文》:“鸿章晨映,徽言夕永。”
清 蒲松龄 《拟士习表》:“亲成宝训,如日月之经天;御製鸿章,似江河之行地。”
分字解释
鸿章造句
1.此役可能李鸿章爱惜羽毛,十九日报奏清廷,刘铭传之败是鲍超的湘军会剿误期所致,导致鲍超及曾国荃对李及刘将湘军之功反而变成有过,非常不满。
2.于式枚原是兵部主事,才华出众,李鸿章亲自条陈为北洋差遣,有关奉章文牍多出其手,他生性耿介,宽和待人,在总督府人缘极好,李经方不好驳他的面子。
3.鸿章回家,“翻检书籍,审察形势,惨澹经营”,花了一整天,写出一篇慷慨悲壮的长折。
4.当此筹办海防之际,不能因前议无成,遽尔中止,著照李鸿章所议,查照新式,在英厂定造铁甲二只。
5.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
6.议和之后,凤驾回銮,慈禧与大学士李鸿章谈及此番变故中的功臣,便特意提到了王炽,打算给他封赏。
7.以军事工业为首的清末国有企业改革独自走过了十年的曲折道路,在人才、技术、管理、机制等诸多方面博弈不断,甚至成了政治家们争夺权力的筹码。保守派同改革派的冲突日益激烈,国退民进成了改革派的唯一选择,百年轮船招商局最终以“官督商办”的体制转变而横空出世,成了以李鸿章为首的改革派争夺改革话语权的重要筹码。李德林
8.权力是个好东西,奸臣需要,忠臣、能臣更需要,唯有庸臣不需要。倘或无权在手,便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丈夫抱负如何伸展?无权在手,我师曾国藩无非一潦倒京官,鸿章亦无非一落魄翰林,蝇营狗苟,饱食终日。雪珥
9.朝廷的降下的旨意白纸黑字在哪里,往后的话无论是洋员还是一心要往制造局掺沙子报复一下李鸿章的左宗棠,没有了机会和借口再伸手,这个口子算是堵死了。
10.1879年,面谒李鸿章,留北洋水师差遣。
相关词语
- shēn zhāng身章
- shùn lǐ chéng zhāng顺理成章
- píng zhāng平章
- xiē zhāng些章
- shí èr zhāng十二章
- jiǔ zhāng九章
- shēng zhāng声章
- jiǎng zhāng奖章
- guī zhāng规章
- yī zhāng衣章
- zhāng jié章节
- wén zhāng文章
- dà zhāng chē大章车
- jīn zhāng襟章
- hóng lì鸿沴
- zhāng zé章则
- jiǔ zhāng lǜ九章律
- hóng gōu鸿沟
- tōng zhāng通章
- xiù zhāng袖章
- zhāng tái yáng liǔ章台杨柳
- xiōng zhāng胸章
- lián zhāng连章
- duàn zhāng断章
- èr hóng二鸿
- hóng dōu mǎi dì鸿都买第
- hóng shēng鸿生
- hè zhī zhāng贺知章
- sān zhāng三章
- yǐn zhāng隐章
- tuán zhāng团章
- zuò wén zhāng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