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


拼音mǎ tí
注音ㄇㄚˇ ㄊ一ˊ

繁体馬蹄
词性名词

马蹄

词语解释

马蹄[ mǎ tí ]

⒈  马的蹄子。

horse's hoof;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马蹏”。

⒉  马的蹄子。

《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三:“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
姚雪垠 《长夜》四:“马蹄踏上河边的薄冰,发出清脆的破裂声。”

⒊  《庄子》篇名。以“伯乐 善治马”为残害“马之真性”等比喻,抨击儒家提倡仁义礼乐为桎梏“民性”,要求回到自然状态。后遂以指听其自然。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二:“薄俗防人面,全身学马蹄。”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外物委虫臂,全生思马蹄。”

⒋  指箭靶。引申为射箭技巧。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自叙》:“执事未覩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
三国 魏 邯郸淳 《艺经·马射》:“马射左边为月支二枚,马蹄三枚也。”

⒌  马蹄状的砚台名。

宋 高似孙 《砚笺·砚图》:“曲水、八稜、四直、莲叶、蟾、马蹄。”

⒍  马蹄金。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新安制墨》:“宋徽宗 以苏合油溲烟为墨,后 金章宗 购之,黄金一斤纔得一两……近代惟 新安 罗龙文 所作,价踰拱璧,即一两博马蹏一斤,亦未必得真者,盖墨之能事毕矣。”

⒎  沉香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沉香》﹝集解﹞引 苏恭 曰:“沉香、青桂、鸡骨、马蹄、煎香,同是一树,出 天竺 诸国。”

⒏  莼菜的别名。参见“马蹄草”。

清 李元 《蠕范·物名》:“蓴曰马蹏。”

⒐  方言。荸荠。

孙中山 《行易知难》:“又如现在的农业出品,像甘蔗、糖、花生、马蹄、生果、五谷等等,每年该有多少。”
《人民日报》1990.3.14:“问了北乡的荷花鱼,又问了 黄村 的马蹄。”

⒑  烧饼名。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老程 回来了,端着两大碗甜浆粥,和不知多少马蹄烧饼与小焦油炸鬼。”
翁偶虹 《北京话旧·货声》:“烧饼有吊炉、马蹄儿、芝麻酱之分。”

国语辞典

马蹄[ mǎ tí ]

⒈  马足底由皮肤衍生而来的角质鞘。

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后面马蹄一片声音,自然是本县知县过。」

⒉  《庄子》书的篇名。全篇以马为譬喻,申明老子所言「无心作为,人民自然感化;清静不扰,人民自然正当」的旨意。

⒊  荸荠的别名。参见「荸荠」条。

分字解释


马蹄造句


1.27年,9800多天,他像一只上满发条的马蹄表,不知疲倦地为群众解除病痛。

2.让我满怀诗韵的祝福,载着千载的白云悠悠,在这个如诗如画季节里,让那美丽的祝福,饮歌在你心灵的栖息地。轻叹一句,时光飞转,老友莫忘联系花开花落,又是一季,光阴的马蹄,踏着岁月的印记,云卷霞飞,敛去了玫瑰的花蕊。在这个高温不退的季节里,友情送去安慰,保重身体,莫要疲惫。

3.春节驱车山乡行,一路饱览民族风。大江南北嗨歌哼,黄土高原西北风。黄河上下秧歌舞,长城内外马蹄声。云贵高原天鹅飞,扎西德勒川藏路。祝你春节亚克西!

4., 绿水青山迎宝马,红梅白雪送灵蛇。马蹄阵阵催奋进,壮志凌云书人生。艳阳照耀岁华新,骏马欢腾四海春。声声祝福耳边绕,只愿佳节多欢笑。

5.寻芳归去马蹄骄,惆怅云山路已遥。可有轻雷惊蛱蝶,一鞭残照总无聊。

6.马速如飞,马蹄急激,踏得野草左歪右倒!马上人一身黑衣,腰挂长剑,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不时的左顾右盼,充满了警惕戒备之色。

7.从静悄悄的街道上传来卵石路面上迅跑的马蹄声。

8.金马昂首送吉祥,张灯结彩颂吉祥,轻扬马蹄奔前程,条条大道都辉煌,壮志凌云展鸿图,马到功成创新篇,默默许下小心愿,马年大吉创佳绩,其乐融融合家欢,马年大吉!

9.于情感世界而言,净,是自怜自惜的底色,任你惜我弃我;是马蹄扬起尘土仍清流自许,任你见我不见我;是睡莲唱着汲水的歌谣,任你宠我薄我。白音格力

10.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归客。


※ "马蹄"的意思解释、马蹄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