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不绝书
词语解释
史不绝书[ shǐ bù jué shū ]
⒈ 指经常发生的那一类事情,历史记载上常能看到。
例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英same things were very common in history; be again and again repeated in history;
引证解释
⒈ 史册上不断有这类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事情。
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於朝,史不絶书。”
刘大年 《台湾一千七百年的历史》:“第一次正式记录 台湾 历史的,是 三国 吴 人 沉莹 的《临海水土志》。往后史不绝书,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
国语辞典
史不绝书[ shǐ bù jué shū ]
⒈ 同类的事经常发生,不断见于记载。
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府无虚月。」
唐·徐彦伯〈汾水新船赋〉:「厥声载路,赓歌济巨川之功;史不绝书,考课获畴庸之最。」
反史无前例
※ "史不绝书"的意思解释、史不绝书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隐蔽的反义词(yǐn bì)
通知的反义词(tōng zhī)
擒获的反义词(qín huò)
孤寂的反义词(gū jì)
取得的反义词(qǔ de)
开设的反义词(kāi shè)
志同道合的反义词(zhì tóng dào hé)
冒充的反义词(mào chōng)
平凡的反义词(píng fán)
松开的反义词(sōng kāi)
雅兴的反义词(yǎ xìng)
里面的反义词(lǐ miàn)
若即若离的反义词(ruò jí ruò lí)
声张的反义词(shēng zhāng)
动身的反义词(dòng shēn)
中央的反义词(zhōng yāng)
天文的反义词(tiān wén)
对方的反义词(duì fāng)
内地的反义词(nèi dì)
买主的反义词(mǎi zhǔ)
出发的反义词(chū fā)
有关的反义词(yǒu guān)
慷慨的反义词(kāng kǎi)
远处的反义词(yuǎn chù)
数量的反义词(shù liàng)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