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gāngdǐng

拔山扛鼎


拔山扛鼎 (拔山摃鼎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á shān gāng dǐng,拔山扛鼎是中性词。。。。

拔山扛鼎

拼音读音

拼音bá shān gāng dǐng

怎么读

注音ㄅㄚˊ ㄕㄢ ㄍㄤ ㄉ一ㄥˇˊ

繁体拔山摃鼎

出处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例子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力大过人。(宋 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正音“扛”,不能读作“gàng”。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力气极大。

辨形“鼎”,不能写作“顶”。

近义词拔山盖世、拔山举鼎

反义词软弱无力

英语great in strength


※ 成语拔山扛鼎的拼音、拔山扛鼎怎么读由字典易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 与(拔山扛鼎)相关的成语及拼音:
倒背如流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手舞足蹈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日甚一日 一天比一天厉害。
金屋藏娇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一鼻子灰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赴汤蹈火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生公说法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便还就孤 就撤回到我这里.。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扭直作曲 比喻是非颠倒。
意兴索然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分门别类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子继父业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绿林强盗 指山林的强盗。
臭名昭著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有志竟成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无声无息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昏聩无能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光怪陆离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脸黄肌瘦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最近成语拼音查询: 更多成语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