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国维的诗 > 阮郎归·美人消息隔重关

阮郎归·美人消息隔重关

[清代]:王国维

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沉沉空翠厌征鞍,马前山复山。

浓泼黛,缓拖鬟,当年看复看。只余眉样在人间,相逢艰复艰。

阮郎归·美人消息隔重关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美人的消息通过重重关隘传来,路途遥远,像是层层的树林压在马鞍上,马跑过一座山又来一座山,怎么也快不起来。

沿途的山像浓浓的泼墨画一样,又像美人拖悬的发髻。当年的美人看了又看,只记得她的眼眉。如果再相逢却如同路途一样艰辛。

注释

阮郎归:词牌名,又名“碧桃春”“宴桃源”“濯缨曲”等。以李煜词《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为正体,双调四十七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四平韵。

重关:层层的门户或重深的关塞。

川途:路途。

沉沉:沉重的样子。征鞍:指旅行者所乘的马。

泼黛:中国画有泼墨和凌彩的技法。

缓拖髻:把发髻梳得蓬松低垂。

眉样:画眉的样式。

参考资料:

1、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98

阮郎归·美人消息隔重关创作背景

  据刘蕙孙教授生前所书:1905年,王国维与江苏师范学堂同伴数人,酒后游沧浪亭,那时亭边林林繁茂。王国维回家后写了两首词,一首是《少年游·垂杨门外》,一首是《阮郎归·美人消息隔重关》。

参考资料:

1、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82

阮郎归·美人消息隔重关鉴赏

  全词的中心是要寻找一个“美人”。这美人当初曾近在咫尺——“当年看复看”;现在却远隔千山万水——“相逢艰复艰”。词“情”重于“理”,反复盘旋而不决绝,表层的美丽委婉掩盖了深层的悲哀。“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可能就是从这种意思化来。“重关”,可以是远方的重重关塞,可以是森严的层层门户,甚至可以是内心的某种隔阂和误会。

  “沉沉空翠”是指山中潮湿水汽笼罩着草木所形成的那种青绿色的烟雾。草木越茂盛,雾气就越浓重。再加上山路的漫无止境,就给旅行者一种很沉重的压抑之感,所以说“压征鞍”。

  “浓泼黛,缓拖髻”两句很妙;在此之前重点写旅途的青山,在此之后重点写心中的美人;而这两句,前一句重点在山却点出了人,后一句重点在人却仍带着山,很巧妙地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浓泼黛”是说大自然的天工神笔饱蘸了浓香的黛色泼洒点出眼前的山。所以这“浓泼黛”虽然是画山不是画眉,但它的作用是在描绘山的同时暗暗与后边“眉样”的想像相呼应,开始了从青山向美人的转换。“缓拖髻”则是用女子的发髻来形容山。因此“浓泼黛,缓拖鬓”的意象所要表现,其实是现实的青山在旅行者眼中逐渐成心目中美人的过程。在今日物象与当年心象的叠加组合之中,由物象清晰心象朦胧到心象清晰物象朦胧,旅行者的记忆也就从今日回到当年“当年看复看”。“看复看”,写得真是一往情深:美人的芳容曾经如此真切地展示,与她近在咫尺。然而那已经是过去的事,“只馀眉样在人间”。颇使人产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动。美好的理想长存而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这就是人类最大的苦恼。

王国维简介

唐代·王国维的简介

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 ► 王国维的诗(136篇)

猜你喜欢

读苏武李陵司马迁传

宋代华岳

白旄持节使单于,万里风烟十载余。

柳毅不行沙漠路,却凭归雁为传书。

晏成续太祝遗双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诗六十篇

宋代梅尧臣

始於欧阳永叔席,乃识双井绝品茶。

次逢江东许子春,又出鹰爪与露芽。

咏伪郑遗事

宋代陈昂

片石能容百万人,天遗图谶应南闽。也知中国全归汉,妄托仙源可避秦。

荒岛畬田登版籍,土酋番族杂流民。开荒绝胜田横岛,易世相传尚不臣。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幽居弄

唐代顾况

苔衣生,花露滴,月入西林荡东壁。扣商占角两三声,
洞户谿窗一冥寂。独去沧洲无四邻,身婴世网此何身。
关情命曲寄惆怅,久别江南山里人。

香山渡口送刘汉臣还五羊旅次

明代何巩道

阴阴江树绿如帷,春尽天涯送客归。芳草独迷蝴蝶梦,落花先遣伯劳飞。

风回极浦孤帆转,月出平沙远火微。曾几别离成老大,途穷心事莫相违。

午热书事用西涯公韵公用杜韵 其二

明代邵宝

古涧泉如为我然,松阴有石更堪眠。仰高长对山灵在,习静将胜尘务牵。

大孤小孤汇泽畔,南高北高潮海边。人间山水即风月,清兴到时那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