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镊字的解释
镊

镊的拼音 niè 镊的注音ㄋ一ㄝˋ 镊的繁体字
镊的部首钅部 总笔画15画 结构左右
镊的五笔QBCC 五行 统一码954A
镊的笔顺ノ一一一フ一丨丨一一一フ丶フ丶
名称撇、横、横、横、竖提、横、竖、竖、横、横、横、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捺

镊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镊(鑷)niè(ㄋ一ㄝˋ)

⒈  夹取毛发、细刺及其他细小东西的器具,一般用金属制成,通称“镊子”。

⒉  用镊子夹。

⒊  首饰,发夹,古代簪端的垂饰。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钅、聂声

English

tweezers, forceps, pincers


※ 镊的意思、基本解释,镊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镊字造句


1.急救包,包括纱布、包扎用品、包扎带、绷带、镊子、剪刀、别针、酒精、湿纸巾、冷敷包、反光救生毯和急救手册。

2.美林今年23岁,她只用纸张、剪刀和镊子,就能做出金梅的手工.

3.他从旁边拿起消毒好的镊子和小钳,然后分开秦川后背上的弹孔,鲜血顿时不要钱地往外流,吓得钱娇脸色苍白,忍不住背过头去。

4.冷子墨还画了手术刀、镊子、剪刀、止血钳、手术专用缝针,等一系列手术用的器具,并标明了尺寸和锋利程度。

镊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niè

〈名〉

(1) 镊子 [tweezer]

镊,摄取发也。——《释名·释首饰》

愿戢子之手,摄子之镊。——晋· 左思《白发赋》

(2) 古簪端垂锦 [a kind of brocade]

后床帷陈设故旧,钗镊十余枚。——《南齐书》

词性变化

niè

〈动〉

[用镊子] 夹出或拔出 [pick up sth.with tweezers]。如:镊白(拔除白发);镊鬓(拔除鬓角上的白发);镊挦(用镊子拔除);镊胡子

镊的康熙字典

鑷【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6画,部外筆画:18画

《廣韻》《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音聶。鑷子。《釋名》鑷,攝也。攝取物也。《雲仙雜記》王僧虔晚年惡白髮,一日對客,左右進銅鑷。僧虔曰:却老先生至矣,庶幾乎。

首飾。《後漢·輿服志》簪以瑇瑁爲擿,長一尺,端爲華勝,上爲鳳凰爵,以翡翠爲毛羽,下有白珠垂,黃金鑷。《崔瑗·釵銘》三珠璜釵,鑷髮鑽瑩。《集韻》或作鑈。《類篇》亦作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