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袈字的解释
袈

袈的拼音 jiā 袈的注音ㄐ一ㄚ
袈的部首衣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上下
五行 统一码8888
袈的笔顺フノ丨フ一丶一ノフノ丶
名称横折钩、撇、竖、横折、横、点、横、撇、竖提、撇、捺

袈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iā(ㄐ一ㄚ)

⒈  〔袈裟〕僧尼披在外面的一种法衣。

异体字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加、衣声

English

Buddhist cassock


※ 袈的意思、基本解释,袈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袈字造句


1.胜利后除一人受封大将军外,其余12人回归少林,李世民各赐紫罗袈裟,并准许少林寺设有“僧兵”,全盛时期少林寺曾有500“僧兵”。

2.只见金身着袒右袈裟,披偏衫,薄衣贴体,衣纹稀疏作双阴线,线条细而流畅。

3.在该广告中,除了能说会道的笑星笑林、某医院副院长、还有一位身披袈裟、貌似德高望重的高僧“空智”。

4.你师父唐僧让我通知你,带上他买的花,牵着他的白龙马,穿着他的锦兰袈裟速到我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八戒、八戒收到请回答over。

5.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袈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jiā

袈的康熙字典

袈【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牙切《集韻》居牙切,?音嘉。《廣韻》袈裟,胡衣也。《楞嚴經會解》袈裟,從色得名,三衣通稱。《通鑑》武后賜僧法朗等紫袈裟。《玉篇》亦作毠。《類篇》本作?

  • 袈的词语 组词
  • 袈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