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蘅字的解释
蘅

蘅的拼音 héng 蘅的注音ㄏㄥˊ
蘅的部首艹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上下
五行 统一码8605
蘅的笔顺一丨丨ノノ丨ノフ丨フ一丨一一ノ丶一一丨
名称横、竖、竖、撇、撇、竖、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横、撇、点、横、横、竖钩

蘅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éng(ㄏㄥˊ)

⒈  〔蘅芜〕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⒉  〔杜蘅〕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山地,开紫色小花。根茎可入药。亦作“杜衡”。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艹、衡声

English

a fragrant plant the root is medicinal


※ 蘅的意思、基本解释,蘅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蘅字造句


1.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各人的别号:李纨:稻香老农;探春:蕉下客林黛玉:潇湘妃子薛宝钗:蘅芜君二姑娘:菱洲四丫头:藕榭宝玉:无事忙;绛洞花主;富贵闲人;怡红公子史湘云:枕霞旧友。

3.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蘅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héng

〈名〉

杜衡( Asarum forbesii )的简称。又名苦叶细辛,南细辛。古称香草 [forbes wild ginger]。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花被筒钟状,暗紫色。全草入药,并可提取芳香油

蘅,杜蘅,香草。——《玉篇》

蘅的康熙字典

蘅【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戸庚切,音行。《玉篇》香草也。《爾雅·釋草》杜,土鹵。《註》杜衡也,似葵而香。《唐本草註》杜衡,葉似葵,形如馬蹄,故俗云馬蹄香。《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俱作衡。

微蘅,草名。《述異記》魏興錫山多生微蘅草。

《唐韻古音》音杭。《屈原·九歌》白玉兮爲瑱,疏石兮爲芳。芷葺兮荷蓋,繚之兮杜蘅。《宋玉·風賦》獵蕙草,離秦蘅,被辛夷,槩稊楊。

蘅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篽【卷五】【竹部】

禁苑也。从竹御聲。《春秋傳》曰:“澤之目篽。” ?,篽或从又魚聲。魚舉切

说文解字注

(篽)禁苑也。宣帝紀。詔池籞未御幸者。假與貧民。蘇林曰。折竹以繩綿連禁禦。使人不得往來。律名爲籞。應劭曰。籞者、禁苑也。按蘇、應說與許合。元帝紀。詔罷嚴籞池田。假與貧民。西京賦云。洪池淸籞。淸籞猶漢書云嚴篽也。晉灼釋嚴籞爲射苑。故引許䉷字之解。謂嚴與䉷同。可以訓射。亦迂曲矣。从竹。御聲。魚舉切。五部。春秋傳曰。澤之自篽。自當作舟。昭二十年左傳曰。澤之萑蒲。舟鮫守之。鮫當是?誤。許所據竟作舟篽耳。魯語有舟虞、同也。

?)篽或作?。从又。从魚。从又者、取扞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