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沆字的解释
沆

沆的拼音 hàng 沆的注音ㄏㄤˋ
沆的部首氵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6C86
沆的笔顺丶丶一丶一ノフ
名称点、点、提、点、横、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沆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àng(ㄏㄤˋ)

⒈  〔沆瀣〕露气,如“呼吸沆沆兮餐朝霞”。

⒉  〔沆瀣一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⒊  大水:沆茫。沆漭。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氵、亢声

English

a ferry; fog; flowing


※ 沆的意思、基本解释,沆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沆字造句


1., 一个人所忍受的痛苦,若具备明确的特质,他就无权抱怨:他毕竟还有事可做。大痛大苦的人从不会倦闷:病痛占据着他们,就如同悔恨滋养着罪人一般。任何一种强烈的苦痛都会引出一种虚假的充实感,给意识提供一种可怕的现实,叫意识无从规避。萧沆

2.二百零一、当日,端方则参劾赵尔丰已与王人文“沆瀣一气”,“庸懦无能,实达极点”,建议中央政府先派重臣赴川查办,另派袁世凯出任四川总督,要求果断行动。

3.这两个人,一个尖酸,一个刻薄,沆瀣一气,到处惹是生非。

4.它高效顺畅,上挂下联,各尽所能,各得其利;它利欲相投,沆瀣一气,互相庇护,能量惊人。

5.宋高宗赵构与秦桧可以说是天作地合的一对昏君奸臣,他们在卖国乞降、认敌作父、摧残爱国力量、迫害民族英雄岳飞等罪恶活动中,沆瀣一气,臭味相投。

沆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hàng

〈形〉

(形声。从水,亢声。本义:漭沆,沆漭:水泽广阔无边的样子) 同本义 [vast]。如:沆漭(水波浩渺的样子);沆沆(沆茫。水面广阔无际的样子);沆浪(水广阔而汹涌的样子)

词性变化

hàng

〈名〉

(1) 大泽 [lake]

齐人谓湖曰沆。—— 郭缘生《述征记》

(2) 白色霭气 [white mist]。如:沆瀣之水(夜半由露气凝结而成的水);沆瀣(秋天早晨的白色霭气);沆瀣相投(彼此志气投合)

沆的康熙字典

沆【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胡朗切《集韻》戸朗切《韻會》合朗切,?音骯。《說文》莽沆,大水也。一曰大澤貌。《博物志》停水東方曰都,一名沆。《張衡·西京賦》滄池漭沆。

沆茫,水草廣大貌。《揚雄·羽獵賦》鴻濛沆茫。

沆瀁,水深廣貌。《木華·海賦》浺融沆瀁。

沆瀣,露氣也。詳瀣字註。

《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正韻》下郞切,?音航。水流貌。一曰渡也。

《集韻》舉朗切,音㽘。義與莽沆同。

《正韻》口浪切,音亢。《前漢·郊祀歌》西顥沆碭。《註》白氣也。沆或讀若抗。

沆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沆【卷十一】【水部】

莽沆,大水也。从水亢聲。一曰大澤皃。胡朗切

说文解字注

(沆)莽沆、逗。大水也。西京賦。滄池漭沆。薛云。漭沆猶洸潒。亦寛大也。南都賦。漭沆洋溢。吳都賦、海賦皆云沆瀁。羽獵賦云沆茫。義皆同。从水。亢聲。胡朗切。十部。一曰大澤貌。風俗通山澤篇曰。傳曰沆者、莽也。言其平望莽莽、無涯際也。沆澤之無水、斥鹵之類也。今俗語亦曰沆。水經注巨馬河篇曰。巨馬水、又東徑督亢澤。荆軻轉之督亢地圖也。引風俗通沆莽也云云。是則沆通作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