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隳字的解释
隳

隳的拼音 huī duò 隳的注音ㄏㄨㄟ ㄉㄨㄛˋ
隳的部首阝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上下
隳的五笔BDAN 五行 统一码96B3
隳的笔顺フ丨一ノ一丨一丨フ一一ノ丶丨丶丶丶
名称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撇、横、竖、横、竖、横折钩、横、横、撇、捺、竖钩、点、点、点

隳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huī(ㄏㄨㄟ)

⒈  毁坏;崩毁:“隳人之城郭。”

其他字义

duò(ㄉㄨㄛˋ)

⒈  古通“惰”,懒惰。

异体字

  • ?
  • ?

English

to destroy; to overthrow


※ 隳的意思、基本解释,隳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隳字造句


1.平日跳踉门诊,隳突急诊,刺探“病危”于前台,拨弄医患于走廊,一闻哭声,便群蝇逐腥,拿到“业务”,立马短信,激荡风云,群发动员,蜂拥医院,四六分肥。

2.拔山盖世之雄,坐此亡身辱国;绣口锦心之士,因兹败节隳名;始为一念之差,遂至毕生莫赎。

3.开创则更定百度。尽涤旧习而气象维新;守成则安静无为,故纵脞废萎而百事隳坏。

隳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huī

〈动〉

(1) 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 [destroy wall or hill;destroy]

隳名城。——汉· 贾谊《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 又如:隳堕(毁坏;动摇);隳突(骚扰);隳圮(倾坍;倒塌);隳名(隐姓埋名)

(3) 怠惰。通“惰” [be lazy]。如:隳惰(懈怠);隳慢(怠惰;怠慢)

隳的康熙字典

隳【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許規切。俗隓字。《老子·道德經》故物或行或隨,或响或吹,或强或羸,或載或隳。《宋玉·高唐賦》長吏隳官。

通作墮。《禮·月令》繼長增高,毋有壞墮。《釋文》墮亦作隳。

《讀書通》與毀通。《荀子·富國篇》非將隳之也,說不免焉。《後漢·袁紹傳》所過毀突。《文選》作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