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迂字的解释
迂

迂的拼音 迂的注音
迂的部首辶部 总笔画6画 结构左下包围
迂的五笔GFPK 五行 统一码8FC2
迂的笔顺一一丨丶フ丶
名称横、横、竖钩、点、横折折撇、捺

迂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ū(ㄩ)

⒈  曲折,绕远:迂回。迂缓(行动迟缓)。

⒉  言行或见解陈旧不合时宜:迂论。迂气。迂儒。迂阔(不切合实际)。迂腐(说话、行事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新时代)。迂夫子(迂腐的读书人)。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circuitous、pedantic、winding

造字法

形声:从辶、于声

English

doctrinaire, abstruse, unrealistic


※ 迂的意思、基本解释,迂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迂字造句


1.中间看似薄弱却也是暗藏杀机,敌人一旦长驱深入,两翼便即迂回合围,终成关门打狗之势。

2.我们这一辈人本来谁也不曾走过平坦的路,不过,摸索而碰壁,跌倒了又爬起,迂回而前进,这却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经验。

3.这次航班免舟楫风波、关山跋涉之劳顿,弃取道迂回、盘川破费之烦忧,直航反映了广大台商的愿望。

4.一条幽径,曲折迂回中总会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一波巨澜,潮起潮落时更能叠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一个故事,遗憾悲婉里才有肝肠寸断的凄凉;一种人生,跌宕困顿中方显惊世骇俗的豪壮。

5.面对敌人的狡猾,战友们随机应变地采取了迂回战术。

迂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形〉

(1) (形声。从辵( chuò),于声。本义:曲折,绕远)

(2) 同本义 [circuitous;winding;roundabout]

迂,僻也。——《说文》。按,僻远也。

迂乃心。——《书·盘庚》。传:“僻也。”

子之迂也。——《论语》。皇疏:“远也。”

彼岂乐为迂阔哉。——班固《答宾戏》

寡人以为迂言也。”——《吕氏春秋·先已》

却霍见其语迂。——《国语·周语》。注:“迂回加诬于人。”

迂,曲也。——《后汉书·蔡邕传》注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列子·汤问》

(3) 又如:迂直(虽迂曲却是最直接有利的);迂折(迂回曲折);迂弘(深远宏大);迂邈(遥远);迂路(绕路);迂深(深远);迂言(迂阔的言辞);迂僻(偏僻);迂狂(迂阔狂放);迂谈(迂阔的谈论);迂傲(迂阔而高傲)

(4) 迂腐,不合事理 [stubborn adherence to outworn rules and ideas;pedantry]

迂儒之议。——宋· 苏轼《教战守》

厌其为迂。——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5) 如:迂妄(荒诞,不合情理);迂小(腐迂渺小);迂板(迂腐古板);迂癖(迂诞古怪);迂僻(迂诞怪僻,不合情理);迂呆(迂拙愚笨);迂谬(迂腐荒谬);迂薄(迂腐浅薄)

(6) 邪避,不正 [evil;heretical]

不度而迂求。——《国语·晋语》。注:“邪也。”

(7) 又如:迂邪(邪避)

(8) 缓慢 [slow]。如:迂徐(迂缓;缓慢);迂退(性情迂缓而谦退)

迂的康熙字典

迂【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羽俱切《集韻》《韻會》雲俱切,?音于。《玉篇》遠也。《史記·孟軻傳》迂遠而闊于事情。《後漢·王暢傳》其言若迂,其效甚近。

曲也。《書·盤庚》恐人倚乃身,迂乃心。《註》恐浮言之人迂汝心,使邪僻也。《管子·君臣篇》民迂則流之,民大流則迂之。《註》迂,曲不行,則通之使行。流,蕩不返,則屈之使止也。

迂久,良久也。《後漢·劉寬傳》迂久大醉而還。

《說文》避也。

《玉篇》廣大也。

《唐韻》憶俱切,音紆。義同。本作迃。通作于。

迂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迂【卷二】【辵部】

避也。从辵于聲。憶倶切

说文解字注

(迂)避也。迂曲回避。其義一也。从辵。于聲。憶俱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