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泊字的解释
泊

泊的拼音 bó pō 泊的注音ㄅㄛˊ ㄆㄛ
泊的部首氵部 总笔画8画 结构左右
泊的五笔IRG 五行 统一码6CCA
泊的笔顺丶丶一ノ丨フ一一
名称点、点、提、撇、竖、横折、横、横

泊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ó(ㄅㄛˊ)

⒈  停船靠岸:泊船。泊位(航运上指港区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泊。

⒉  停留:飘泊。

⒊  〔落(luò)泊〕见“落1”。

⒋  安静:淡泊(亦作“澹泊”)。

其他字义

pō(ㄆㄛ)

⒈  湖:湖泊。水泊。血泊(一大滩血)。

异体字

  • 淿
  • ?

汉英互译

berth、lake、moor

造字法

形声:从氵、白声

English

anchor vessel; lie at anchor


※ 泊的意思、基本解释,泊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泊字造句


1.最后一个敌人在血泊里倒下,战争胜利了,满目疮痍的战场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只是那命悬一线的惊心动魄始终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2.重生回到七年前,她手握避水珠,湖泊海洋畅行无阻,无尽宝藏任她采撷,誓要在水产界收藏界闯出一片天。

3.《鸾漂凤泊》通过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叙述了王林琛和寒冰琰之间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

4.亲情,使漂泊异乡的人到得爱的庇护;亲情是一道飞架在天空的彩虹,使燥热不安的人领略到诗般的恬静;亲情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落寞孤独的人滋润心灵的干涸;亲情是一汨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保证你正确前进的方向。

5.有多少在异国他乡漂泊半生的老华侨,临终前叮嘱儿女将其骨灰撒到神州大地上,他们想落叶归根。

泊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动〉

(1) (形声。从水,白声。本义:停船)

(2) 同本义 [be at anchor;berth]

西有鸾冈,洪崖先生乘鸾所憩泊也。——《水经注·赣水》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泊船;泊舟(船停泊靠岸);泊步(埠头,码头);泊主(船家);船泊港外

(4) 栖止,停留 [stay]

独泊灵台侧。——唐· 陈子昂《古意》

(5) 又如:漂泊

词性变化

〈形〉

(1) 淡泊;恬静(心地安然,不为名利所动) [not seek fame and wealth]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 又如:淡泊(不追求名利);泊如(水宽大的样子,恬淡无欲)

(3) 水白貌 [of white water]。如:泊柏(水波,浪花)

(4) 通“薄”。轻微;不厚道 [thin]

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也。——《论衡·率性》

(5) 又如:泊礼(薄礼);酒之厚泊

(6) 另见

泊的康熙字典

泊【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傍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音薄。止也。舟附岸曰泊。《杜甫詩》漾舟千山內,日入泊枉渚。

水貌。《前漢·郊祀歌》泊如四海之池。

澹泊,恬靜無爲貌。《老子·道德經》泊乎其未兆。

紛泊,飛走衆多之貌。《張衡·西京賦》霍繹紛泊。

漂泊,流寓也。《庾信·哀江南賦》下亭漂泊,高橋羈旅。

與薄同。《王充·論衡·率性篇》氣有厚泊,故性有善惡。

《集韻》匹陌切,音拍。?岶,竹密貌。或作漠泊。《王褒·洞簫賦》密漠泊以?猭。

小波也。《木華·海賦》㴸泊柏以迆颺。《註》泊,匹帛切。

泊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洦【卷十一】【水部】

淺水也。从水百聲。匹白切

说文解字注

(洦)淺水也。顔氏家訓曰。遊趙州。見栢人城北有一小水。土人亦不知名。後讀城西門徐整碑云。洦流東指。案說文此字古泊字也。泊、淺水貌。此水無名。直以淺貌目之。或當卽以洦爲名乎。玉裁按顔書今本譌誤。爲正之、可讀如此。說文作洦。隷作泊。亦古今字也。犬部狛字下云。讀若淺泊。淺水易停。故泊又爲停泊。淺作薄。故泊亦爲厚薄字。又以爲憺怕字。今韵以泊入鐸。以洦入陌。由不知古音耳。但上下文皆水名。此字次第不應在此。葢轉寫者以從百從千類之。从水。百聲。匹白切。按當作旁各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