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燧字的解释
燧

燧的拼音 suì 燧的注音ㄙㄨㄟˋ
燧的部首火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右
燧的五笔OUEP 五行 统一码71E7
燧的笔顺丶ノノ丶丶ノ一ノフノノノ丶丶フ丶
名称点、撇、撇、点、点、撇、横、撇、弯钩、撇、撇、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燧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uì(ㄙㄨㄟˋ)

⒈  上古取火的器具:燧石。燧人氏(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

⒉  古代告警的烽火:烽燧。

异体字

  • ?
  • ?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火、遂声

English

flintstone; beacon, signal fire; torch


※ 燧的意思、基本解释,燧是什么意思由字典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燧字造句


1.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王粲

2.燧石取火刀耕种火烧赤壁火箭升空……火,可以开启一个时代,可以赢得一场战争,可以为世界带来光明,还可以帮助人类探索地球以外的广穹浩宇。

3.若派禁兵3000,役兵500,不过实新堡,并列烽燧以通紧急。

4.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马克思

5.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马克思

燧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suì

〈名〉

(1) (会意。从火,遂声。本义:古代取火器)

(2) 同本义 [flint]

燧,塞上亭守烽火者。——《说文》

燧,以取火于日。——《玉篇》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钻燧取火。——《论语·阳货》

命夙驾载燧。——《左传·文公十年》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人类的出现》

幽王为熢燧。——《史记·周本纪》。正义:“炬火也。”

(3) 又如:燧(铜)镜(古代用以向日取火)

(4) 火炬之类 [torch]

前驱举燧,后乘抗旌。——曹植《应诏诗》

(5) 烽火台 [beacon tower]

南朝自 武昌至 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6) 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告警叫“烽”,夜间举火告警叫“燧” [beacon fire]

幽王欲悦之,数为举燧火。——《后汉书·孽嬖传》

有寇则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则举烽。——《后汉书·光武纪》注

(7) 又如:燧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燧堡(烽火台)。后泛指报警的烽火,不分昼夜

与城上烽燧相望。——《墨子·号令》

(8) 守望烽燧的基本组织 [beacon group]。燧是最基本的组织,专司本烽燧的守望职责,设燧长,其秩位相当于亭长

词性变化

suì

〈动〉

燃 [burn]

燧松明而识浅,散星宿于亭皋。——宋· 苏轼《中山松胶赋一首》

燧的康熙字典

燧【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遂。《玉篇》以取火於日。《禮·內則》左佩金燧,右佩木燧。《註》金燧取火於日。木燧鑽火也。《左傳·文十年》命夙駕載燧。

《定二年》鍼尹固與王同舟,王使執燧象,以奔吳師。《註》燒火燧繫象尾。

《周禮·冬官考工記》金有六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註》鑒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

《史記·三皇紀》自人皇巳後,有五龍氏。燧人氏。

作遂。《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註》夫遂,陽遂也。《疏》取火於日,故名陽遂。猶取火於木,爲木遂也。

《史記·韓安國傳》攻烽燧,互詳烽字註。《玉篇》同㸂。亦作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