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
[宋代]:苏轼
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
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
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
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
自従识此理,久谢少年伴。
逝将游无何,岂暇读城旦。
非才更多病,二事可并案。
愧烦贤使者,弭节整纷乱。
乔侯瑚琏质,清庙尝荐盥。
奋髯百吏走,坐变齐俗缓。
未遭甘鹢退,并进耻鱼贯。
每闻议论馀,凛凛激贪懦。
莫邪当自跃,岂复烦炉炭。
便庆朝秣越,未暮刷燕馆。
胡为守故丘,眷恋桑榆暖。
为君叩牛角,一咏南山粲。
百年三萬日,老病常居半。
其間互憂樂,歌笑雜悲歎。
颠倒不自知,直為神所玩。
須臾便堪笑,萬事風雨散。
自従識此理,久謝少年伴。
逝将遊無何,豈暇讀城旦。
非才更多病,二事可并案。
愧煩賢使者,弭節整紛亂。
喬侯瑚琏質,清廟嘗薦盥。
奮髯百吏走,坐變齊俗緩。
未遭甘鹢退,并進恥魚貫。
每聞議論馀,凜凜激貪懦。
莫邪當自躍,豈複煩爐炭。
便慶朝秣越,未暮刷燕館。
胡為守故丘,眷戀桑榆暖。
為君叩牛角,一詠南山粲。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唐代:
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
:
黄侃
乍暖晴云,初销瑞雪,异花新见。梅英渐少,幽独却增烦惋。
报荒庚园坼素葩,胆瓶位置愁心展。喜嘉名肇锡,侪兰齐玉,小歌芳畹。
乍暖晴雲,初銷瑞雪,異花新見。梅英漸少,幽獨卻增煩惋。
報荒庚園坼素葩,膽瓶位置愁心展。喜嘉名肇錫,侪蘭齊玉,小歌芳畹。
:
弘历
相风金凤尾当南,绿满文窗生意含。昼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蓝。
行看鱼鸟閒来适,坐拥诗书静里耽。日暮池边还徙倚,一钩新月镜中涵。
相風金鳳尾當南,綠滿文窗生意含。晝永花香醺似醉,雨收天色碧於藍。
行看魚鳥閒來适,坐擁詩書靜裡耽。日暮池邊還徙倚,一鈎新月鏡中涵。
明代:
薛侃
元气周九垓,时阖亦时开。波光涵万象,耀彼山之隈。
俯视尘寰袖,高陟空中台。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颜回。
元氣周九垓,時阖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
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台。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顔回。
宋代:
陆游
长生固非道,得道自长生。书不传关尹,言谁契广成。
罗浮观日出,句曲听松声。闻说长安好,何妨醉太平。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尹,言誰契廣成。
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說長安好,何妨醉太平。
元代:
胡奎
孙膑古名将,庞涓俱学兵。刖足见齐使,始识田将军。
指麾辎车中,号令若风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郸城。
孫膑古名将,龐涓俱學兵。刖足見齊使,始識田将軍。
指麾辎車中,号令若風霆。引兵走大梁,遂解邯鄲城。